新闻中心
顾客至上,诚信为本

三分钟带你了解文物的分类与等级

发布时间:2024-09-24
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物 ,移动的,不可移动的,名胜古迹、博物馆展览等,它们都是非常值得重视和保护的。

文物虽然五花八门,但是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划分,比如可以按质地划分为铜器、金银器、瓷器、漆器、玉器、工艺品,书画等,也可以按用途,划分为农具、兵器等等。不光如此,文物还有着等级上的划分!

"文物保护法"规定:古文化遗址、古墓葬、古建筑、石窟寺、石刻、壁画、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,根据它们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,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和市级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可移动文物,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;珍贵文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一级、二级和三级文物。而大家经常听到的“国宝级文物”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准确概念,也就是说,珍贵文物只有一级、二级、三级,而没有国宝级一说。

要对文物进行定级,也就是等级上的划分,必须得有一项前提,即文物认定——作为一种判断某物品是不是文物的行政确认行为,这对与文物相关权利义务的确定至关重要,定级只不过是对文物价值所做的进一步评估。

文物普法动画:文物的分类与等级

我们以可移动文物为例来说说文物认定这一步,就文物收藏单位而言,《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》规定,征集文物、标本时,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鉴定,确定真伪、年代、是否入藏并分类、定名、定级。

《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》规定,列入文物收藏单位藏品档案的文物,自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之日起生效。

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的定级,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确认。简单说就是征集的文物,经文物收藏单位鉴定、定级,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,即成为法定文物。

(本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尽快联系作者及时删除!)

Copyright ? 14.8game.top All Rights Reserved 风云体育集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1019059号-1 网站建设360百度SEO